香港仔、鴨脷洲和黃竹坑隨著時代不斷演變。它們過去的發展與香港的歷史息息相關。學術界和區內團體編寫的研究、報告和指南講述這些社區的豐富遺產和背後有趣的故事。
保育歷史建築基金資助專題研究
「水上香港」與「陸上香港」相遇之處:鴨脷洲–香港仔–南丫島區歷史建築群保育方案研究 (撮要)
市區更新基金贊助
南區龍舟競渡委員會
– 漁港濃情•香港仔
黃竹坑商貿區於2001年改劃為「其他指定用途」註明「商業」用途,容許舊式工業大廈整幢改裝及重建作商業用途。截至2024年10月 ,商貿區53幢大廈中:︁
請在此瀏覽更多關於活化工廈政策的詳情。
藝術愛好者喜歡探索南區的藝術畫廊。HKWALLS街頭藝術節2017期間,26 位國際藝術家在黃竹坑商圈的建築物外牆、鐵閘和混凝土牆上繪畫壁畫。塗鴉/街頭藝術的蓬勃發展為這個地方創造獨特的色彩,亦成為當區市民和藝術家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。
蒲窩青少年中心亦於2024年招募了一群熱衷於藝術創作的青年繪製壁畫,美化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的部分圍板。
位於LANDMARK SOUTH的香港藝術發展局(藝發局)新址,已於2023年7月正式啟用。全新場址集結多個設施,包括28間藝術工作室、多用途展覽廳「展藝館」、藝術資訊中心及永久辦事處。這個嶄新的藝術空間,將為南區及黃竹坑的藝術文化氣息再添一筆新彩,塑造充滿動力的藝文面貌。 請按此處了解藝發局的活動詳情。
ADC藝術空間(黃竹坑 Landmark South)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舉行市集及藝術工作室開放日。多達20多間藝術工作室內的本地藝術家將開放他們的創作空間,市集亦邀請了不同的黃竹坑特式品牌及南區團體參與。同場將設有光影拍照區及樂隊表演。
南區擁有優美的天然地貌,海陸景色宜人,不少郊遊行山人士會在南區探索大自然。較熱門的地點包括南朗山、玉桂山、薄扶林水塘和香港仔水塘等。欲欣賞南區沿岸海景和享用沙灘設施的遊人,亦可沿苗鍾徑和麗海堤岸路等路徑步行至深水灣、淺水灣及其他地方。
香港仔和鴨脷洲社區沿避風塘而建。海濱長廊是日常運動、緩跑和散步的好去處,亦是一個富歷史文化的地方,例如位於鴨脷洲的洪聖古廟是法定古蹟。每年洪聖爺誕,會一連數天舉行大型賀誕活動,吸引市民觀賞及了解漁民文化和習俗。
欲了解更多有關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詳情,請瀏覽活動臉書及Instagram專頁。
利用香港文物地理資訊系統瀏覽南區的文物資料。